一、早九点,在鲁美集合后,两辆大客的艺术实施者还有记录者、组织者一起前往马耳山。这是最后一次集体实施,也是我第一次来,认识的就只有班宇和任海丁兄。一个小时左右到山上,过了桥先到供应站,等到指派给我的摄影师曹继元,会合。大太阳,他戴着个墨镜。我掏出一顶从同事办公桌上搜罗来的草帽戴上。
任兄事先给的提示一个是不要穿高跟鞋,另一个是有吃的。班宇给的提示是他会带酱鸡胗来。这些提示都派上用场了。不能穿高跟鞋不是路不好走,是到处都是玉米的秧苗,秧苗种在每一块地上,没有留出人走的哪怕一条韭菜叶宽的路。但是又不许踩到玉米苗,这是实施的总规则。所以就走走跳跳,有点跳格子感觉。玉米秧苗的种法也有点像谁实施的方案,据说是附近的农民对这些房子这些事不咋乐意。
还有就是风,没有高的建筑遮挡,风又大又长。
二、七一号,赵林,一直弯腰干活,助手也特别安静没有什么话,两个人背了几个口袋,把这儿布置得像个作坊。铁丝旋成半人来高的塔形,一时之间没看懂是要做什么。风大,这个铁丝的东西站不住,后来又用木棍加固了,陆续把真皮的碎块、花布头、棉絮绑在上边。完成之后应该是倒扣过来,成一个漩涡,龙卷风形状的。赵林说,这是一个奢侈风暴的意思,用碎皮子是想要表现有些奢侈的元素。铁丝是应该被棉絮和碎布包裹起来的,不过材料没有带够,结果铁丝还是裸露出来。这个铁骨铮铮的风暴就这样最后定型了。他强调做这个东西,正是因为考虑到要放在马耳山这个荒废了的别墅区。我体会他的意思,这个作品是想讽喻一种现实,这个现实是马耳山设想中的富人生活和今天这种报废了的景观之间的反差,这想法有一种对物质的批判。不过到底怎样呈现风,还是丁零当啷的一阵奢靡风,也确实难为人。
三、不停地路过一八一号,但是都没站,过去瞅两眼就走,看上去离完成还早着。他们没有进入室内,找了背点风的一面墙,要把照片贴上去。实施的是李建华,他们叫她建华姐。她早上从铁岭来,弄完了还要回去。带了个跟她自己一样看着就贤惠的姑娘做助手,另外一个男助手,王圣泽,自己也有实施任务的,但是他总说不着急,爬高就低地跟着建华姐贴照片。这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后来又要把照片捆在正对着这面墙的一块地里枯死的玉米秸上。干玉米秸后来我注意到是好多实施计划里都反复强调的一个元素。但凡是这种又规则又密集一片一片的东西,都让我感觉像《意志的胜利》里边挥舞的手臂,捎带着就有种权力和意志的威压。他们在想办法把照片捆上去,不太好实现。这确实可以产生意义,当然很有可能是和建华的想法没什么关系的意义。
四、中途去了一七五号,有两个计划在这个只搭建出轮廓、还没有穿上外墙的裸露空间中同时实施。岳云龙早早就完成了:把印着警戒线几个字的红白带子缠满了整个外部的框架。名字叫做爱你的感觉。他站在水泥的一道梁上,双手做出围拢的样子,告诉我这是一个拥抱,是当下他对家的理解,就要这样贱贱的。警戒线不是围在工地外墙上的那种,是交警在大街上给交通事故隔出的一个生人勿近区域的那种。警戒线这东西我原以为不属于普通人生活,结果他说,就是买的,去商店,随便一买,就买到了。看来生活里一直都不缺戏剧性元素。后来他先撤了,警戒线不是拉的很紧,松垮的,大风扬起来老高。
五、安放在岳云龙这只大号的怀抱里,中心的位置,是两个人在弄一个钢铁雕塑状的东西。陈嗣兴、黄彬,应该不是本地人,白皙,忙碌,不太理人,或者说一时半会儿还转不到语言这个频道上,跟岳云龙成强烈对比。他们把铁片状的指针挂在类似一大堆表盘焊成的一个金属装置上头。俩人计划中就有风的存在,就是要让风带动指针来表达不同位置、不同方位的时间。时间是人类头脑的发明,我们却认定它的属性是坚硬永恒,时间给出人世的承诺是它客观理性不偏不倚,其实这谁也没法验证,因为不像温度和力度那样触手可及。时间就是个破发明。这个装置大概就是要清算一下时间的相对、偶然和凌乱。很显然你要是沿着时间这个观念看待世界,世界就充满了人为后设的解释,和人们用身体把握的东西总是龃龉。
六、一直是不辨方向,摄影师曹继元拎着个脚架领着我去这儿去那儿,各个房子里站一站、瞅一瞅、问一问,来来去去我也就会那么几句话,但是曹对我的所谓访谈表示满意,就因为随意,不像访谈,其实真不是反其道行之,是真不知道怎么个正道。吃中午饭的时候,他们别的组的人说,漫山遍野是我,汗。穿双运动鞋其实我也走不到哪里去的,在这类地方我是呆呆的,要揪着一个人不放。曹继元很老实地被我揪着,他的黑墨镜和我的蝴蝶结草帽都虚张声势了,相对于我们这种本色来说,但那是平时。后来我发现,放到这么个地方,戏剧性也是需要的。
七、王圣泽,他的实施在我看来,过于简单,就是拿个速写本,站在分给他的房子后头画画素描,画那正对着的稀稀拉拉的树林子。总该有简单的人实施简单的想法,这也是一种合理的表达,我常想,我们已经习惯复杂的表达和复杂的揣测,但是谁也不敢断定,复杂的就一定更合理些,所谓艺术的起心和动意可能没有后边的人说的那么曲折。后来就随便聊起,他已经工作了,在大连,在教小孩子画画儿。不知道为啥,我感觉这工作很适合他。为这事跑回来一趟,但是也只有这个简单的意念而已。后来我又在银紫罗的实施现场见到他。
八、又路过建华的照片墙,她放弃往裸露的土地的枯玉米秸上捆照片的想法,现在一心往墙上贴了。建华在铁岭是所谓的稳定工作,文化部门的,前一阵子还休了年假。也说到我的稳定工作,这一来就像在公交车上遇到的两个同龄女人一样拉呱开来。照片拍的是她的西北行,走了一路,拍了一路,至少一千张。回来之后这些照片成像了,一箱子一箱子的堆着,一天天搁着那里,以后大概没人会看了,这么想着就不甘心了。这一回她要让西北的这些照片里的景象吹吹东北的风。这是个小型的个人摄影展呢,又带着自演自导自己观看的意思。照片外边的是她的现在生活,照片里边是她的那时生活。拍照本身是隔出来那一段的生活,生活和生活叠加的,观看和观看叠加,观看的人是自己和自己叠加吧。拍照这种延宕的叠加很有意思。
这一次上山,李建华和后出现的小姑娘银紫罗给我一个统一的印象,女人是很天然的自我主义者,舒展地面对镜像和历程这样属于自我的东西,不非得借助些什么。没有自陈高义,不那么明确地提思考性问题。她们对生活构成的东西很认,没有事前进入时候的犹豫,但是有事后的沉积。
九、大三女生银紫罗。她说话声音往低了压,有点像我但是她那么小,她那个年龄的时候我是不是就直着一条嗓门说话,记不得了。她把房间里的一面墙弄成粉红色,有风的那一侧窗户又挂上白色纱帘,这有点像某个电影的旧照相馆布景的意思,我又自以为是地弹幕了。我重视她说的那一句话:小时候不喜欢粉红色,现在反而,我不禁想那得是有多小,那么小而断定自己不喜欢粉红色,现在却又要一片一片地把这种粉红色泼在墙上。不能明确,她在小时候就断定不喜欢粉红色,那是表达了什么,猜想应该是某种拒绝。而现在这种使用粉红色也并非是归位,只能是另外一种宣示。但是我想这很对,强烈是必要的。我们都在反复行动把某个植入头脑的念头幻化成我们自己正一下,反一下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后来我也说得累了,由她絮絮地说着。我们不互相看,都盯着粉红色的墙说话,因为墙面本身是未完成的,这粉红色也是不平滑的、疙疙瘩瘩的。她站得比我近,随时在端详那墙面,白T在后背蹭上了涂料。现在距离那一刻一个多月了,我忘了这姑娘脸什么样子,只记住衣服上手臂上蹭的一道道粉红。
一零、还有一层意思。马耳山这个别墅区,从盖的那一天起就拧着当地人的意思,还没等盖完,又被开发者抛弃了,它是刺目的双重被遗弃的地点。当然,因为这样,它赢得了遗忘、空置的自由,这自由中透露出流落者的悲戚,卑微者的自由。不知道为啥这个时代的人心里常常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大概这是这里特别适合表达和创造的一个缘由。朋友们想入非非的时候会说,给我一块地吧好像有一块地就不流离失所了。其实假如来到这里,站立在这个地方,流离失所的感觉更严重。整体上的一种注定失去的感觉,一种注定溃败的感觉,它让你不管怀揣什么都感觉是不安全的。这块地就是这样,它是实存的,但是又分明被艺术家用先在的观念虚化了、涂抹了。他们路过它,还是它路过他们?从当地人到艺术家,这是几重的被观看?几重的被构想、被利用、被粉饰,以及随后的终将被遗忘?
一一、下午三点那一天工作就结束了,我的精神头是跟日头成反比。晚上混进了他们文字组吃烤串的队伍,在鲁美附近,几张桌子拼一起。入夜小凉风一来,我彻底精神过来,坐我旁边是班宇,时不时跟他的摄影师海鹏举杯,杯子里是啤酒,中间横着竖着我们好几个人和好多的串好些个瓶子,他站起,直着胳膊,说几句,喝掉,坐下。我遥对着摄影师老曹,不知道怎么泛出来一点歉意,对着他悄悄举一下杯,他貌似也是喝的茶水,隔空传染了我的歉意,很小动静地举杯回应。
我听他们都叫任海丁大师兄,就记住了,听别人说了一半的话,我赶忙接了句,大师兄说的对啊。终于又会贫嘴了。夜了,该回去洗洗睡了,这时候我醒了过来,我这个永远在倒时差的人。
一七五号别墅黄彬的风动雕塑
一七五号别墅,岳云龙作品现场
一八一号别墅,李建华作品现场
一七五号别墅黄彬的风动雕塑
一七五号别墅,岳云龙作品现场
五月二九日本来不是集体实施日,但前一天接到艺术家王硕的通知,十位艺术家,包括王硕、刘超、李艺嘉、李鹏鹏、赵连姝、刘晓婷、袁也、魏思维、张君玲、王宇峰将于二九日一起自驾实施,工作小组商量后决定去为他们的实施过程做文字和影像采集。得知了这个消息,张祎、魏绵、岳云龙三位艺术家也决定一道前往。
早上九点半我们就到了马耳山,张祎放弃了之前的方案和房子,而现挑选了七四号别墅,魏绵很轻巧地瞬间实施完成了,这时,王宇峰、袁也、魏思维、张君玲四位艺术家到达马耳山,鉴于其他艺术家还没到,我和老曹就先去跟他们。他们决定轮流实施,这样其他人可以帮上忙。首先实施的是一六七号别墅的张君玲,她带了几件一模一样的白衬衫,在房子的门口悬了一根绳,把这几件衣服挂了起来,随风飘动,很应和在旁边土丘上村里坟地的感觉。然后是正对面一四八号别墅的魏思维,她带来了一节树枝和一个自己小时候的裙子。她几年前把这节树枝捡回家,放在书桌上。她把这节树枝挂在别墅的墙上,再把裙子挂在树枝上,给朋友们发纸,一起叠纸飞机,飞到裙子旁边的地上。她又从旁边搬了几块石头来布置情景,给他们包裹上银色。一旁,将于一五八号别墅实施的袁也,也开始准备自己的物品,她带了注射设备和水彩颜料,先在魏思维的房间把水彩颜料灌进注射设备,然后到自己房间里再给秸秆输液。此时其他的艺术家已经全部到场,我因此赶快赶到他们实施作品的九二-九五号别墅。
到了九四号别墅,发现王硕的作品已经让朋友们玩起来了。王硕之前的方案是利用秸秆喷漆形成痕迹,但当她看到很多艺术家用秸秆作为创作元素之后,决定改换方案,换成一个带有轻松互动感的。工作小组成员、艺术家纷纷放下自己的工作,来投入作品的互动中。她带了很多颜料和各种水气球,她在九四号别墅的车库里先画了靶子,然后在有互动的人来的时候,就在墙上某处刷上一些颜料,互动者向颜料处投掷气球,气球撞击墙而破,水流出来,冲击颜料,让颜色炸开。尽管如此,互动并非随机的,王硕以自己的绘画感觉控制最终呈现效果,但是颜色炸开的程度,由于互动者投掷的准星的力气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理想。
在旁边的九三号别墅,刘晓婷已经接近完成她的作品。她带来了一个床单,在上面手绘被邀请进入马耳山艺术计划的所有人微信群时的手机截图,并且把其他参与群聊的还有下面她感兴趣或者是她的朋友的昵称都用了大字。值得注意的是,她所实施的九三号别墅,正是一五日时郭俊崎、边震两个人实施的别墅。他们的雕塑作品在这其间已经被毁,但刘晓婷恰好选择了紧挨着他们作品的位置,将窗帘悬挂起来。
在他旁边的九二号别墅,艺术家刘超也实施将近结束。自从决定参加马耳山艺术计划,刘超已经改换了多次方案。最开始他想把整个九二号别墅的墙面用玻璃罩起来,形成九二号博物馆,后来由于运输的难度,只能改换成九二号美术馆:将房间里原有的碎玻璃放在水里洗干净,以彩色马克笔涂画,并将玻璃拼贴在墙上,作为九二号美术馆的作品。但最终在实施当天,他不得不因为这个房子墙面粘东西太难而临时改换方案,将这些涂成彩色的玻璃,按照某种空间视觉秩序,靠墙而立,反而有之前方案所没有的空间感。
在这一排别墅中的九五号,李鹏鹏于车库中实施,赵连姝在房间里实施。本来赵连姝选的是其他别墅,但因为害怕,最终决定用李鹏鹏这件别墅的里屋。赵连姝将房间中的几个结构性突出的小局部涂成了橙色,形成温暖的感觉。李鹏鹏最初打算在墙上画,但发现墙面效果不好。然后试图往前面上粘房间周围捡的东西,也感觉不对劲。最后决定用房间周围的建筑废料,以单石块地基的方式,累成一人高的几座塔,把墙面上原来粘的东西去掉,只留一根秸秆。能看出李鹏鹏的实施过程很紧张,一旦决定方案,剩下的只能把自己放在对空间进行感知判断的位置上。
这时马耳山下起雨来,雨不小,但是雨线很细,细到几乎看不见,如雾般在视线中分割房间之间。由李蓬非摄像,我对九二-九五号楼的五位艺术家进行了访谈。雨很快停了,空气很清新,这几位艺术家也准备打道回府。其他艺术家也都实施完了,其中部分艺术家也和小组成员一起去参观一三零号别墅的艺术家王宇峰的作品,他在房间中把大小不一的众多画框钉在墙上,并为画框画上颜色,颜色是他常用的灰色、白色和蓝色,画框的色彩肌理和所框住的墙面肌理相互映衬。李蓬非对他进行了访谈。
最后,我们去访谈最早实施完的一六七号附近区域的三位艺术家。我访谈了袁也,也看到她最终完成的作品,想法实现得很完整。张祎访谈了剩下两位艺术家。比预计时间早很多,我们就回程了。
任兄事先给的提示一个是不要穿高跟鞋,另一个是有吃的。班宇给的提示是他会带酱鸡胗来。这些提示都派上用场了。不能穿高跟鞋不是路不好走,是到处都是玉米的秧苗,秧苗种在每一块地上,没有留出人走的哪怕一条韭菜叶宽的路。但是又不许踩到玉米苗,这是实施的总规则。所以就走走跳跳,有点跳格子感觉。玉米秧苗的种法也有点像谁实施的方案,据说是附近的农民对这些房子这些事不咋乐意。
还有就是风,没有高的建筑遮挡,风又大又长。
二、七一号,赵林,一直弯腰干活,助手也特别安静没有什么话,两个人背了几个口袋,把这儿布置得像个作坊。铁丝旋成半人来高的塔形,一时之间没看懂是要做什么。风大,这个铁丝的东西站不住,后来又用木棍加固了,陆续把真皮的碎块、花布头、棉絮绑在上边。完成之后应该是倒扣过来,成一个漩涡,龙卷风形状的。赵林说,这是一个奢侈风暴的意思,用碎皮子是想要表现有些奢侈的元素。铁丝是应该被棉絮和碎布包裹起来的,不过材料没有带够,结果铁丝还是裸露出来。这个铁骨铮铮的风暴就这样最后定型了。他强调做这个东西,正是因为考虑到要放在马耳山这个荒废了的别墅区。我体会他的意思,这个作品是想讽喻一种现实,这个现实是马耳山设想中的富人生活和今天这种报废了的景观之间的反差,这想法有一种对物质的批判。不过到底怎样呈现风,还是丁零当啷的一阵奢靡风,也确实难为人。
三、不停地路过一八一号,但是都没站,过去瞅两眼就走,看上去离完成还早着。他们没有进入室内,找了背点风的一面墙,要把照片贴上去。实施的是李建华,他们叫她建华姐。她早上从铁岭来,弄完了还要回去。带了个跟她自己一样看着就贤惠的姑娘做助手,另外一个男助手,王圣泽,自己也有实施任务的,但是他总说不着急,爬高就低地跟着建华姐贴照片。这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后来又要把照片捆在正对着这面墙的一块地里枯死的玉米秸上。干玉米秸后来我注意到是好多实施计划里都反复强调的一个元素。但凡是这种又规则又密集一片一片的东西,都让我感觉像《意志的胜利》里边挥舞的手臂,捎带着就有种权力和意志的威压。他们在想办法把照片捆上去,不太好实现。这确实可以产生意义,当然很有可能是和建华的想法没什么关系的意义。
四、中途去了一七五号,有两个计划在这个只搭建出轮廓、还没有穿上外墙的裸露空间中同时实施。岳云龙早早就完成了:把印着警戒线几个字的红白带子缠满了整个外部的框架。名字叫做爱你的感觉。他站在水泥的一道梁上,双手做出围拢的样子,告诉我这是一个拥抱,是当下他对家的理解,就要这样贱贱的。警戒线不是围在工地外墙上的那种,是交警在大街上给交通事故隔出的一个生人勿近区域的那种。警戒线这东西我原以为不属于普通人生活,结果他说,就是买的,去商店,随便一买,就买到了。看来生活里一直都不缺戏剧性元素。后来他先撤了,警戒线不是拉的很紧,松垮的,大风扬起来老高。
五、安放在岳云龙这只大号的怀抱里,中心的位置,是两个人在弄一个钢铁雕塑状的东西。陈嗣兴、黄彬,应该不是本地人,白皙,忙碌,不太理人,或者说一时半会儿还转不到语言这个频道上,跟岳云龙成强烈对比。他们把铁片状的指针挂在类似一大堆表盘焊成的一个金属装置上头。俩人计划中就有风的存在,就是要让风带动指针来表达不同位置、不同方位的时间。时间是人类头脑的发明,我们却认定它的属性是坚硬永恒,时间给出人世的承诺是它客观理性不偏不倚,其实这谁也没法验证,因为不像温度和力度那样触手可及。时间就是个破发明。这个装置大概就是要清算一下时间的相对、偶然和凌乱。很显然你要是沿着时间这个观念看待世界,世界就充满了人为后设的解释,和人们用身体把握的东西总是龃龉。
六、一直是不辨方向,摄影师曹继元拎着个脚架领着我去这儿去那儿,各个房子里站一站、瞅一瞅、问一问,来来去去我也就会那么几句话,但是曹对我的所谓访谈表示满意,就因为随意,不像访谈,其实真不是反其道行之,是真不知道怎么个正道。吃中午饭的时候,他们别的组的人说,漫山遍野是我,汗。穿双运动鞋其实我也走不到哪里去的,在这类地方我是呆呆的,要揪着一个人不放。曹继元很老实地被我揪着,他的黑墨镜和我的蝴蝶结草帽都虚张声势了,相对于我们这种本色来说,但那是平时。后来我发现,放到这么个地方,戏剧性也是需要的。
七、王圣泽,他的实施在我看来,过于简单,就是拿个速写本,站在分给他的房子后头画画素描,画那正对着的稀稀拉拉的树林子。总该有简单的人实施简单的想法,这也是一种合理的表达,我常想,我们已经习惯复杂的表达和复杂的揣测,但是谁也不敢断定,复杂的就一定更合理些,所谓艺术的起心和动意可能没有后边的人说的那么曲折。后来就随便聊起,他已经工作了,在大连,在教小孩子画画儿。不知道为啥,我感觉这工作很适合他。为这事跑回来一趟,但是也只有这个简单的意念而已。后来我又在银紫罗的实施现场见到他。
八、又路过建华的照片墙,她放弃往裸露的土地的枯玉米秸上捆照片的想法,现在一心往墙上贴了。建华在铁岭是所谓的稳定工作,文化部门的,前一阵子还休了年假。也说到我的稳定工作,这一来就像在公交车上遇到的两个同龄女人一样拉呱开来。照片拍的是她的西北行,走了一路,拍了一路,至少一千张。回来之后这些照片成像了,一箱子一箱子的堆着,一天天搁着那里,以后大概没人会看了,这么想着就不甘心了。这一回她要让西北的这些照片里的景象吹吹东北的风。这是个小型的个人摄影展呢,又带着自演自导自己观看的意思。照片外边的是她的现在生活,照片里边是她的那时生活。拍照本身是隔出来那一段的生活,生活和生活叠加的,观看和观看叠加,观看的人是自己和自己叠加吧。拍照这种延宕的叠加很有意思。
这一次上山,李建华和后出现的小姑娘银紫罗给我一个统一的印象,女人是很天然的自我主义者,舒展地面对镜像和历程这样属于自我的东西,不非得借助些什么。没有自陈高义,不那么明确地提思考性问题。她们对生活构成的东西很认,没有事前进入时候的犹豫,但是有事后的沉积。
九、大三女生银紫罗。她说话声音往低了压,有点像我但是她那么小,她那个年龄的时候我是不是就直着一条嗓门说话,记不得了。她把房间里的一面墙弄成粉红色,有风的那一侧窗户又挂上白色纱帘,这有点像某个电影的旧照相馆布景的意思,我又自以为是地弹幕了。我重视她说的那一句话:小时候不喜欢粉红色,现在反而,我不禁想那得是有多小,那么小而断定自己不喜欢粉红色,现在却又要一片一片地把这种粉红色泼在墙上。不能明确,她在小时候就断定不喜欢粉红色,那是表达了什么,猜想应该是某种拒绝。而现在这种使用粉红色也并非是归位,只能是另外一种宣示。但是我想这很对,强烈是必要的。我们都在反复行动把某个植入头脑的念头幻化成我们自己正一下,反一下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后来我也说得累了,由她絮絮地说着。我们不互相看,都盯着粉红色的墙说话,因为墙面本身是未完成的,这粉红色也是不平滑的、疙疙瘩瘩的。她站得比我近,随时在端详那墙面,白T在后背蹭上了涂料。现在距离那一刻一个多月了,我忘了这姑娘脸什么样子,只记住衣服上手臂上蹭的一道道粉红。
一零、还有一层意思。马耳山这个别墅区,从盖的那一天起就拧着当地人的意思,还没等盖完,又被开发者抛弃了,它是刺目的双重被遗弃的地点。当然,因为这样,它赢得了遗忘、空置的自由,这自由中透露出流落者的悲戚,卑微者的自由。不知道为啥这个时代的人心里常常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大概这是这里特别适合表达和创造的一个缘由。朋友们想入非非的时候会说,给我一块地吧好像有一块地就不流离失所了。其实假如来到这里,站立在这个地方,流离失所的感觉更严重。整体上的一种注定失去的感觉,一种注定溃败的感觉,它让你不管怀揣什么都感觉是不安全的。这块地就是这样,它是实存的,但是又分明被艺术家用先在的观念虚化了、涂抹了。他们路过它,还是它路过他们?从当地人到艺术家,这是几重的被观看?几重的被构想、被利用、被粉饰,以及随后的终将被遗忘?
一一、下午三点那一天工作就结束了,我的精神头是跟日头成反比。晚上混进了他们文字组吃烤串的队伍,在鲁美附近,几张桌子拼一起。入夜小凉风一来,我彻底精神过来,坐我旁边是班宇,时不时跟他的摄影师海鹏举杯,杯子里是啤酒,中间横着竖着我们好几个人和好多的串好些个瓶子,他站起,直着胳膊,说几句,喝掉,坐下。我遥对着摄影师老曹,不知道怎么泛出来一点歉意,对着他悄悄举一下杯,他貌似也是喝的茶水,隔空传染了我的歉意,很小动静地举杯回应。
我听他们都叫任海丁大师兄,就记住了,听别人说了一半的话,我赶忙接了句,大师兄说的对啊。终于又会贫嘴了。夜了,该回去洗洗睡了,这时候我醒了过来,我这个永远在倒时差的人。
沈阳马耳山
朋友们美女们帅哥们今天关于句子文章,,我们就说到这里看完了给个赞希望能帮到大家。www.ajml.cn
1、没有恐惧,没有一点情绪。,2、我们乐此不疲的寻找幸福的下落,却得到了寂寞。,3、快乐,不过是给伤口找一个笑着流泪的借口;幸福,只是想让快乐有一个存在下去的理由,5、都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可回头望去,时光未曾老过,我们却早已分散。,6、这一生最美的梦:有你陪伴我同闯天涯。,7、怪我天真得过了头,剩下的那些感动还能记多久。,8、难过了,不要告诉别人,因为没有人会在乎。,9、在许多年后,还有没有人再提起我。,10、总是说要寻找到幸福。,情感语录,经典语录,伤感心情短语让人郁闷的说说,很累很郁闷的心情短语大全,还有郁闷的心情短语,抒发不悦。1、没有恐惧,没有一点情绪。2、我们乐此不疲的
转载请注明:就爱造句网-好句子大全-句子网-在线词语造句词典 » 沈阳马耳山怎么样
本站造句/句子文章《沈阳马耳山怎么样》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此句子由网友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