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感短句子句句心痛
  • 经典伤感语言
  • 想哭的句子
  • 空间伤感说说
经典励志美文

叶圣陶经典美文,两法师

叶圣陶经典美文,两法师
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先生,我最初知道他在民国初年;那时上海有一种《太平洋报》,其艺术副刊由李先生主编,我对于副刊所载他,于是不免向子恺先生询问关于弘一法师的种种。承他详细见告。十分感兴趣之余,自然来了见一见的愿望,就向子恺先生说了。“好,前此一星期,饭后去上工,劈面来三辆人力车。最先是个和尚,我并不措意。第二是子恺先生,他惊喜似地向我颠头。我也颠头,心,在到功德林去会见弘一法师的路上,怀着似乎从来不曾有过的洁净的心情;也可以说带着渴望,不过与希冀看一出着名的电影剧等的,叶圣陶:两法师,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

3年前 (05-24) 145℃ 0条评论 1220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叶圣陶经典美文,一个少年的笔记

叶圣陶经典美文,一个少年的笔记
今天清早进公园,闻到一阵清香,就往荷花池边跑。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画写生画。我,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阳光照着我,我解开衣裳,敞着胸膛,舒坦极了。一阵风吹来,我,诗的材料,叶圣陶:一个少年的笔记,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3年前 (08-10) 1956℃ 0条评论 951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叶圣陶经典美文,《苏州园林》序

叶圣陶经典美文,《苏州园林》序
这是说《苏州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园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叶圣陶:《苏州园林》序,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2年前 (12-15) 1785℃ 0条评论 1343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叶圣陶经典美文,牛

叶圣陶经典美文,牛
我们院子里有好些小孩,活泼,天真,当然也顽皮。春天,他们扑蝴蝶。夏天,他们钓青蛙,谷子成熟的时候到处都有油蚱蜢,他们,有好几回,我见牛让他们惹得发了脾气。它绕着拴住它的木桩子,一圈儿一圈儿的转。低着头,斜起角,眼睛打角底下瞪出来,就好,孩子们是这样玩的:他们一个个远远的站着,捡些石子,朝牛扔去。起先,石子不怎么大,扔在牛身上,那一搭皮肤马上轻轻的抖一,在乡下住的几年里,天天看见牛。可是直到现在还像显现在眼前的,只有牛的大眼睛。冬天,牛拴在门口晒太阳。它躺着,嘴不停的,叶圣陶:牛,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

2年前 (07-09) 656℃ 0条评论 944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叶圣陶经典美文,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经典美文,没有秋虫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谈的云影,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经典深度好文,...

3年前 (05-05) 1644℃ 0条评论 1856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周国平经典美文,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周国平经典美文,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除夕之夜,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的作品。,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一,周国平:诗人的执着和超脱,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3年前 (10-18) 326℃ 0条评论 249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周国平经典美文,合欢

周国平经典美文,合欢
漫游在夜的荒原,它沿着梦的轨道,驶入一个不知名的小站,困倦的列车,周国平:合欢,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3年前 (09-14) 1995℃ 0条评论 928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周国平经典美文,"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周国平经典美文,"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我的印象是,鼓吹者们一方面大大缩小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儒道佛一锅煮,最后熬剩下了"天人合一"这一点儿浓汁,另一方面又大,"天人合一"原是一种儒家学说,把道家的"物我两忘"、禅宗的"见性成佛"硬塞入"天人合一"的模子里,未免牛头不对马嘴。,把"天人合一"解释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进一步解释成一种生态哲学,这已经成为国学新时髦。最近看到一本书,是美国科学,九十年代以来,国学好像又成了显学。而...

2年前 (03-02) 410℃ 0条评论 1980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周国平经典美文,《李白与杜甫》内外

周国平经典美文,《李白与杜甫》内外
有一回,我给建英寄了一些我在农场写的诗,其中一首由李白诗句点化而来。诗写得并不好,我当时的诗大多强作豪迈,意在使自己,后来我收到于立群寄给我的《李白与杜甫》一书,才知道郭老当时正在研究李白。在这部书中,郭老不指名地把我对上述谜语的解答,《李白与杜甫》初版于一九七一年,我不知道郭老是从何时开始构思这部书的,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该书的大部分写作及完稿是在,"文革"中,郭沫若接连失去了两个儿子,其中之一的世英是我的好友。世英死后不久,我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洞庭湖区的一个军,周国平:《李白与杜...

1年前 (02-05) 1439℃ 0条评论 502喜欢

经典励志美文

周国平经典美文,临终的苏格拉底

周国平经典美文,临终的苏格拉底
读着这些精彩无比的议论,我无言而折服,它们使我瞥见了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深度。凡是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心生活的,以互相理解为人际关系为鹄的,其根源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灵生活的神秘性。按照这一思路,人们一方面非常看重别人是否理解自己,在最内在的精(www.lz13.cn)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人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史怀泽却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周国平:临终的苏格...

2年前 (07-13) 1695℃ 0条评论 469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