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俺写信,问俺怎样克服寂寞。
它跟俺刚来美国的时间一致,英文不够好,朋友少,壹个人等着天亮,壹个人等着天黑。“每日校园、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俺说俺没什么好方法,因为所以俺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疑问。这些年来俺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历练、您恰好碰上的人。可是是充实,是能自力更生的。罗素说它家庭生活状态的三大原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您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它两项应该是能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丰收的对称性。
俺的快乐很少,必须俺也不痛苦。主要是家庭生活状态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就说昨天一天俺都干了什么吧:
一零点,起床,收拾收拾,把看了一大半的关于明史的书看完。
下午一点,出门,找个coffeeshop,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每当午饭,然后坐哪改一篇论文。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花半小时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晚上七点,回家,动手作了点饭吃,看了壹个来小时的电视,回e-mail若干。
一零点,看了一张DVD,韩国电影“春夏秋冬春”.
一二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
凌晨二点,跟某同学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眠。
这基本是俺典型的一天:壹个人。书、电脑、DVD.
壹个星期平均会去校园听两次讲座。上班日平均会跟朋友吃午饭壹次,周末吃晚饭壹次。
多么稀薄的家庭生活状态啊,谁跟俺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孤独的滋味必须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要紧的东西,您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必须不同。孤独也是这样,偶尔偷得半日闲自个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能自个和自个喝啤酒,后果必须完全不同。俺以前跟一位曾经因为所以某政治事件而坐过牢的朋友聊天,它描述哪几年被单独关押的家庭生活状态,这样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说得可真确切。
俺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俺承担了全地球的孤独。俺的意思是,俺不可是孤独,而且俺的孤独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在中国人里面太西化,在外国人里面太中国…俺觉得上帝把俺派到人间,很也许是为了作壹个认同紊乱的心理实验。
俺其实并不孤僻,简直能说开朗活泼。可是大多时间俺很懒,懒得经营壹个关系。还有少些时间,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个。必须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俺老觉得自个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个的壹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个一致兴趣一望无际的人。这句话的谦虚版说法是:很难找到壹个像俺一致神经错乱的人。
有时间也着急。俺有有幸家庭生活状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没有吃过多少苦,可是是在俺所历练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所以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所以壹个文学女青年对传说、冲突、枝繁叶茂的家庭生活状态有天然的向往,还因为所以壹个人思想总是依靠通过碰撞来保持。长期的孤单中,就像壹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间您不知道自个思考的疑问是否真的成其为疑问,您时常看不到自个的想法中哪个旁人一眼就能看出的巨大漏洞,您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所以不能看到他人的小,您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所以不能看到他人的黑。总之您会担心,老这样壹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似的确是越来越傻。
可是另少些时间,又惊咤于人的生命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家庭生活状态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个跟自个对话,俺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壹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哪么容易。
“忍受的极限会是什么养的最终?”
让俺告诉您,忍受是没有极限的。
年少的时间,俺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长大往后,俺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俺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争取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有时间,人所依靠的是真正的绝望。
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让您臆想到到您不能依靠他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它让您谦卑,因为所以所有他人能带给您的,都成了惊喜。它让您只能返回自个的内心。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俺,它们彼此能对话。您还能学习观察微小事物的变化,天气、季节、超市里的蔬菜价格、街上漂亮的小孩,您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依靠您真正-俺是说真正-打量它。
必须还有书、报纸、电影电视、网络、DVD、CD,哪里面有它人的家庭生活状态、关于这个地球的道理、音乐的美、知识的魔术、爱的也许性、令人愤怒的政治家…咱们九九八十一生都不也许穷尽这些道理、美、爱、魔术的壹个小指甲盖,怎么还能抱怨家庭生活状态给予咱们的太少。
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个的归自个”这样一种其实事实求是的态度。
就是说,它是自由。
以前壹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叫《壹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俺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壹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个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俺想自个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所以哪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所以俺还挺结实的。总是被打得七零八落,可是总还能在上帝它老人家数到“九”以前重新站起来,再看到眼前哪个大海时,还是一致兴奋,欢天喜地地跳进去。在辽阔的地球面前,壹个人有多谦卑,它就会有多快乐。每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它家庭生活状态的原动力时,俺觉得简直能和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称兄道弟。
因为所以这种幸运,俺原谅自个经受的挫折、孤单、原谅自个的敏感、焦虑和神经质,原谅上帝它老人家让X不喜欢俺,让俺不喜欢Y,让哪么多人长得比俺美,或者比俺智慧,原谅它让俺变老变胖。因为所以它把地球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俺: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假如您还在为自个孤单寂寞怀才不遇举世皆浊俺独醒而深深叹息的话,哪么让俺告诉您,您买不到哪个彩票的,别再把您时间的积蓄两块、两块地花出去,回到您的内心,寻找您自个,与心灵深处的它、它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假如您有充足的好奇心,您能足不出户而周游地球,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人生生命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可是哪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您自个,您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个伸出手去。
有一天绿老师给我讲到她最近看到一个书,书名,作者名我都忘记了,但里面有个说法很有意思,除非天才之外,我们大多数人的天, 小的时候,我是那种人人都会夸聪明的小孩,但是我记得老师每年给我的操行评语上,也总有骄傲两个字。其实,也正因为比别的小, 这个周末,我不放动画了,而是放一段我昨天晚上看了好多遍的一段美国的真人秀节目——“舞林争霸”,
转载请注明:就爱造句网-好句子大全-句子网-在线词语造句词典 »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本站造句/句子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此句子由网友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