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散文

翦伯赞散文 优秀经典美文,经典美文欣赏,触动心灵的美文,优美的长篇散文,小短文摘抄,经典美文段落,唯美经典的抒情散文

  翦伯赞散文

  翦伯赞(一八九八年四月一四日-一九六八年一二月一八日)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史系主任。曾参与北伐战争。中国着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

  内蒙访古(翦伯赞)

  一九六一年夏天,俺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等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历时近两月(从七月二十三日到九月十四日),行程达一万五千余里。要想把这次访问的丰收都写出来哪是写不完的,不过也能用最简单的话概括这次访问的丰收,哪就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现在俺想写一点内蒙访古的见闻。

  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

  内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壹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所以这里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样是游牧民族家庭生活状态和活动的历史舞台,而这些游牧民族的历史活动又是中国史的壹个要紧组成部分;有些活动,在地球史上也不能没有它们的篇章。然而这个历史学宝库,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打开,至少没有引起史学家充足的注意。

  不知从什么时间时候起,匈奴人就进入了内蒙;到秦汉时期或者更早,它就以壹个强劲的民族出现于历史。往后,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更后,契丹人、女真人,最终,蒙古人,这些游牧民族壹个跟着壹个进入这个地区,走上历史舞台,又壹个跟着壹个从这个地区消逝,退出历史舞台。这些相继或同时出现于内蒙地区的游牧民族,他她们像鹰一致从历史上掠过,最大多数飞得无影无踪,留下来的只是少些历史遗迹或遗物,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她们过去的繁荣。有些连历史的遗迹也没有发现,仅仅在历史文献上保留少些简单的记录。可是是这些游牧民族在过去都曾经在内蒙地区或者在更广大的地球演出过有声有色的历史剧;有些游牧民族,如十三世纪的蒙古人,并曾从这里发出了震动地球的号令。

  两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内蒙地区已经进入了历史上的新世纪。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等,正在历练壹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的历史变革,他她们都在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家庭生活状态方式,经由不同的道道走进社会主义社会。例如蒙古族是从?杂文廖饕罘绞降姆饨ㄉ缁嶙呓缁嶂饕迳缁岬模趼状鹤搴鸵徊糠侄跷驴俗逶蚴谴右葬髁晕饕罘绞降脑脊膊饕迳缁崮┢谧呓缁嶂饕迳缁岬摹:芏喙サ哪寥恕⒘匀耍衷诙急涑闪烁痔绞俊L跆醯缆吠ㄏ蛏缁嶂饕迳缁幔谡饫锏玫搅俗罹咛濉⒆钌乃得鳌?

  恩格斯说:“地球史是最伟大的诗人。”咱们在内蒙地区看到了这个最伟大的诗人的杰作。出现在这个杰作中的不是莺莺燕燕,而是群鹰搏击,万马奔腾。在地球文学的文库中,哪里能找到这样波澜壮阔、气势豪放的诗篇呢?

  一段最古的长城

  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道往后,自然便在咱们面前敞开了壹个广阔的原野,壹个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道程,火车都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咱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少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假如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依靠而留下了少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咱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可是很宽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成两边。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据《汉书·匈奴传》载,这一带在古代就是壹个“少草木,多大多高沙”的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壹个狭长的平原。

  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可是据《汉书·匈奴传》载,这里在汉代却是壹个“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每当作自个的苑囿。一样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间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关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能得到说明。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也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有鹿的地方。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咱们,直到十三世纪或者更晚的时间时候,这里还是壹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壹个原野。可是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壹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哪些还没有定住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她们要自然供给他她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这样,任何游牧民族依靠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她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依靠占领了这个沃野,他她们就能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假如他她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假如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战领了这个平原,并且在他她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道。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现在有一段古长城遗址,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东西长达二百六十余里,按其部位来说,这段古长城正是赵长城遗址。

  咱们这次访问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级,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能看到壹个古代废垒,指示出哪里在每当时是壹个险要地方。

  俺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她壹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朋友们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间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壹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往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每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壹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必须,俺说赵武灵王是壹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所以他她筑了一条长城,更要紧的是因为所以他她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她在每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依靠读一读《战国策·赵策》就知道每当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往后,他她立即遭遇到来自赵国贵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赵武灵王击败了哪些顽固分子的反抗,终于使他她们脱下了哪套用以标志他她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去敢于这样作的人,难道不是壹个英雄吗?能肯定说是壹个英雄,壹个大大的英雄。

  在大青山下

  现在让咱们离开赵长城谈一谈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

  根据考古报告,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很多古城遗址,至少有二十几个古城遗址。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汉时期的,也有北魏时期或更晚的。古城遗址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阴山北麓的,还有分布在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地区的。从古城分布的地位看来,几乎通向阴山以北的每壹个要紧峪口,都筑有城堡。特别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坝,尤其是包头市北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缺口,城堡的遗址更多。大概或许这两个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而在汉代则是匈奴人侵袭的主要通道。看起来,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阴山北麓的峪口和更远的地方,第二道防线是阴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线是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一带。

  在阴山以北筑城障的事,《史记·匈奴传》有这样的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正义》引《括地志》云:“五原郡相阳县(《汉书·地理志》作固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县(《汉书·地理志》注作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汉书·地理志》注作虞河城),又西北得丙虏城(《汉书·地理志》注作宿虏城)。”由此看来,每当汉武帝时汉王朝在阴山以北筑了很多城堡,几乎是步步为营,把它的势力远远地推到阴山以北的地方。一样到元帝时由于匈奴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才从阴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驻军,可是仍然保留着通烽火的哨兵。《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峪口中有一条昆都仑河,由北而南流入黄河。昆都仑河就是古代的石门水,石门水大概或许是古代游牧民族进入阴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一条道道。在这个通道的外面,已经发现了少些汉代的古城,有壹个古城也许就是汉代的光禄城。咱们这次访问内蒙西部,曾经游览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汉城遗址和包头市附近麻池乡的汉城遗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东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周围约六里。在内城的地面上到处能看到汉代的绳纹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个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个大土堆的意思。这五个大土堆,也许是五个大封土墓,假如把这五个大封土墓打开很有也许发现这个古城的历史档案。

  内外两城,内城也散布着很多汉代砖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围有很多古墓,大多数没有封土。在这里的墓葬中,发现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汉代的钱币和汉式的铜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质和银质的镂空饰片,饰片上的花纹作虎豹骆驼等动物形像。还发现了“单于天降”、“四夷□服”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每当残片。

  俺不想详细介绍这两个古城的发现,只想指出壹个其实事实,即阴山南北和黄河渡口一带的汉代古城,不是由于经济的原因,而是由于军事的原因建筑起来的。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种驻扎军队和屯积军用粮食武器的营垒。居住在这些城堡中的主要的是军队,也有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可是这些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是依靠军队家庭生活状态的,依靠军队撤退,这些城堡也就废弃了。

  俺还想指出,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是壹个战场,而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壹个要紧的文化交流的驿站;甚至在战争的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关于这一点,咱们能从这一带发现的文物得到说明。例如在每当时汉与匈奴的边境线上都发现了汉代的钱币和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与在内地发现的同一时期的工艺品是一致的,这件事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壹个古迹是永久不会废弃的,哪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所以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壹个人物,而是壹个像征,壹个民族友好的像征;昭君墓也不是壹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据说清初墓前沿有石虎两列、石狮壹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似在墓前原来有壹个享殿,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只有壹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

  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咱们就看到了两个昭君墓,另壹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其实这不是壹个坟墓,而是壹个古代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附近,还有壹个古城遗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她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个的家乡。

  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所以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咱们每当今一致,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臆想到形态,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必须,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可是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假如不分青红皂白,依靠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哪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俺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游牧民族的摇篮

  咱们在内蒙西部没有看到的塞外风光,在内蒙东部看到了。每当咱们的火车越过大兴安岭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时,自然环境就散发出蒙古的气氛。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画面出现在咱们的面前了。

  正像大青山把内蒙的西部分成南北两块,大兴安岭这一条从东北伸向西南的广阔的山脉也把呼伦贝尔草原分割为东西两部。山脉的两麓被无数起伏不大的山谷割开,从山谷中流出来的溪水,分别灌注着大兴安岭东西的草原,并在东部汇成了嫩江,在西部汇成了海拉尔河。海拉尔,蒙古语,它的意思就是流下来的水。

  海拉尔市虽然是草原中的城市,可是住在这个城市里,并不能使咱们感到草原的风味,只有每当咱们从海拉尔乘汽车经过南屯前往锡尼河的这条道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风光。在这条道上,俺第壹次看到这样平坦、广阔、空旷的草原,从古以来没有人耕种过的、甚至从来也没有属于任何个人私有过的草原。没有山,没有树木,没有村落,只有碧绿的草和覆盖这个草原的蓝色的天,一样到锡尼河咱们才看到少些用毡子围起来的灰白色的帐幕,这是布列亚特蒙古族牧人的家。咱们访问了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

  必须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锡尼河一致的平坦。每当咱们从海拉尔前往满洲里的道上,咱们就看到少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每当咱们从满洲里直达赉湖,从达赉湖到扎赉诺尔的道上,也看到了少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线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柔和的曲线。

  呼伦贝尔不仅在现在是内蒙的壹个最好的牧区,自古以来就是壹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样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应该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她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根据《后汉书·鲜卑传》所载,鲜卑人最早的游牧之地是鲜卑山。他她们每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鲜卑山、饶乐水究竟在哪里,历来的史学家都没有搞清楚。现在咱们在扎赉诺尔附近木图拉雅河的东岸发现了壹个古墓群。据考古学家判断,也许是鲜卑人的墓群。假如是鲜卑人的墓群,哪就能证实早在两汉时期鲜卑人就游牧于呼伦贝尔西部达赉湖附近一带的草原。

  对于早期鲜卑人的家庭生活状态,历史文献上给咱们的知识很少,仅说鲜卑人的习俗与乌桓同。而每当时的乌桓是壹个以“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可是已“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的游牧民族。咱们这次在呼和浩特和海拉尔两处的博物馆,看到扎赉诺尔古墓中发现的鲜卑人的文物,其中有双耳青铜罐和雕有马鹿等动物形像的铜饰片。又有桦木制的弓、桦树皮制的弓囊和骨镞等等,只是没有发现角端弓。又《鲜卑传》谓鲜卑于建武二十五年始与东汉王朝通驿(每当作译)使,这件事也从墓葬中发现的织有“如意”字样的丝织物和汉代的规矩镜得到了证实。

  史载契丹人最初居在鲜卑人的故地,地名枭罗固没里,没里者,河也,这条河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近期在扎赉诺尔古墓群附近发现了契丹人的古城遗址,证据契丹人也在呼伦贝尔草原东部游牧过。

  女真人在呼伦贝尔草原也留下了他她们的遗迹。其中最有名的是两条边墙。一条边墙在草原的西北部,沿着额尔古纳河而西,中间经过满洲里直直达赉湖的西边,长约数百里。这条边墙显然是为了防御蒙古人侵入呼伦贝尔草原而建筑的。可是据史籍所载,在蒙古人占领这个草原以前,游牧于这个草原的是塔塔儿人,蒙古人不是从女真人手中,而是从塔塔儿人手中接收这个草原的。根据这样的情况,这条边墙,似乎不是女真人修筑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为了抵抗蒙古人的侵入,每当时的塔塔儿人和女真人是站在一边的,女真人才有也许修筑这条边墙。另一条边墙在呼伦贝尔的东南,这条边墙是沿着大兴安岭南麓自东北而西南,东起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尼尔基镇,西至科尔沁右翼前旗的索伦,长亦数百里。王国维曾在其所着《金界壕考》一文中对这条墙作了详细的考证。有人认为这是成吉思汗的边墙,并且把扎兰屯南边的壹个小镇取名为成吉思汗,以纪念这条边墙,这是错误的。毫无疑问,这条边墙是女真人建筑的,其目的地是为了保卫呼伦贝尔南部的草原,免于蒙古人的侵入。可是是成吉思汗终于突破了这两道边墙,进入了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她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她们利用这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个的民族,武装自个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由东而西,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诸部落或最广大的地球,展开他她们的历史性的活动。鲜卑人这样,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也是这样。

  鲜卑人占领了这个草原就代替匈奴人成为蒙古地区的支配民族,往后进入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鲜卑人在前进的道上留下了很多遗迹,现在在内蒙和林格尔县发现的土城子古城,也许就是北魏盛乐城的遗址。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也是鲜卑人留下来的艺术宝库。咱们在访问大同时曾经游览云冈石窟,把这里的艺术创造和扎赉诺尔的文化遗物比较一下,哪就明显地表示出奠居在大同一带的鲜卑人比起游牧于扎赉诺尔的鲜卑人来,已经是壹个具有高得多的文化的民族。假如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艺术,作一比较研究,俺想一定能看出鲜卑人在文化艺术方面更大一步的前进。

  在呼伦贝尔草原游牧过的契丹人,后来也向内蒙的中部和西部发展,最终定居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辽王朝。契丹人也在前进的道上留下了他她们历史的里程碑。他她们在锦州市内留下了壹个大广济寺古塔,在呼和浩特东四十里的地方留下了壹个万部华严经塔,还有大同城内留下了上下华严寺。咱们这次游览了锦州的古塔,欣赏了大同上下华严寺的佛像雕塑艺术。从这些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看来,奠居在锦州和大同一带的契丹人也是壹个具有相每当高度文化艺术的民族。

  为了保卫呼伦贝尔草原建筑过两条边墙的女真人,后来也进入了黄河流域。和鲜卑人、契丹人略有不同,女真人在进入中原以前已经具有比较高度的文化,并且建立了金王朝。现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的白城就是金上京。在这次访问中,有些同志曾经去游览过金上京遗址,从遗址看来已经是壹个规模相每当大的城市。这个城市说明表明了每当时女真人已经进入了定居的农业家庭生活状态,并且有了繁盛的商业活动。

  成吉思汗在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以前,始终局促于斡难河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狭小地区。可是每当他她一旦征服了塔塔儿人占领了这个草原,不到几年他她就统一了蒙古诸部落,正如他她在写给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诏书中所说的:“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

  蒙古人必须知道这个草原的要紧性,元顺帝在失掉了大都往后,带着他她的残余军队逃亡,不是逃往别处而是逃到呼伦贝尔草原。

  朱元璋似乎也知道这个草原的要紧性,他她派蓝玉追击元顺帝,一样追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东北八十里的地方,在这个草原中彻底地歼灭了元顺帝的军队往后,蒙古王朝的统治才从中国历史上结束。

  历史的后院

  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壹个闹市,哪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壹个幽静的后院。重重叠叠的山岭和复蔽着这些山岭的万古常青的丛密的原始森林,构成了天然的障壁,把这里和呼伦贝尔草原分开,使居住在这里的人民与世隔绝,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保持他她们传统的古老的家庭生活状态方式。一样到解放以前,居住在这个森林里的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历史阶段。可是是解放往后,这里的情况已经大大的改变了。现在,一条铁道已经沿着大兴安岭的溪谷远远地伸入了这个原始森林的深处,过去遮断文明的障壁在铁道面前被粉碎了。社会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了整个大兴安岭。

  咱们这次就是沿着这条铁道进入大兴安岭的。火车首先把咱们带到牙克石。牙克石是喜桂图旗的首府,也是进入大兴安岭森林地带的大门。喜桂图,蒙古语,意思是有森林的地方。这个蒙古语的地名,经录了这里的历史情况,其实在牙克石附近现在已经没有森林了。

  在牙克石前往甘河的道上,咱们的目光便从广阔的草原转向淹没在原始森林中的无数山峰。在铁道两旁,几乎看不到壹个没有森林复蔽的山坡,到处都丛生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其中最多的是落叶松和白桦,也有樟松、青杨和其他她不知名的树木。

  咱们在甘河换了小火车,继续向森林地带前进。经过了几小时的行程,火车把咱们带到了壹个叫作第二十四的地方。应该说明一下,在这个森林中,有很多地方过去没有名字。解放往后,森林上班者替这些地方也取了少些名字,如第一站、第二站之类。可是有些地方原来是有鄂伦春语的名字的,而这些鄂伦春语的地名,又往往能透露少些历史的消息。例如锡尼奇是壹个鄂伦春语的地名,意思是有柳树的地方;又如加格达奇,也是壹个鄂伦春语的地名,意思是有樟松的地方。这样的地名比起数目字的地名来,必须要好得多,所以俺以为最好能找到这些地方的鄂伦春语的名字。

  咱们在第二十四地点下了火车,走进原始森林。依照咱们的想法,在原始森林里,一定能看到万年不死的古树;其实上并没有这样长寿的树木,落叶松的寿命最多也不过一百多年。所谓原始森林,是说这个森林从太古以来,世世代代,自俺更新,一样到现在,依然保持他她们原始的状态。必须咱们脚下践踏的,整整有一尺多厚的像海绵一致的泥土,其中必然有一万年甚至几万年前的腐朽的树木和树叶。

  咱们在这里第壹次看到了太阳都射不进去的丛密的森林,也第壹次看到了遍山遍岭的杜鹃花和一种驯鹿爱吃的特殊的苔藓。秋天的太阳无私地普照着连绵不断的山岗,畅茂的森林在阳光中显出青铜色的深绿。在山下,河流蜿蜒地流过狭窄的河谷,河谷两岸是一片翠绿的草地和丛生的柳树。地球上哪里能找到这样美丽的花园呢?

  咱们的旅程,并没有停止在甘河。就在每当天夜晚,火车把咱们带到了这条森林铁道的终点阿里河。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首府。鄂伦春,满洲语,意思是驱使驯鹿的部落。可是是现在的鄂伦春族人民已经不是壹个驱使驯鹿的部落,他她们在阿里河边建筑了新式的住房,在这里定住下来,逐渐从狩猎家庭生活状态转向驯养鹿群和农业的家庭生活状态。现在在大兴安岭内驱使驯鹿的唯一的民族,也是以狩猎为生的唯一民族是鄂温克族。

  从狩猎转向畜牧家庭生活状态并不是一种轻而易举的事,这要求壹个民族从森林地带走到草原,因为所以游牧的民族必须依靠草原。森林是壹个比草原更为古老的人类的摇篮。恩格斯曾经说过,一样到野蛮低级阶段上的人们还是家庭生活状态在森林里;可是是每当人们习惯于游牧家庭生活状态往后,人们就再也不会臆想到从河谷的草原自愿地回到他她们祖先住过的森林区域里面去了。恩格斯的话说明了人类在走出森林往后再回到森林是不容易的;在俺看来,人类从森林走到草原也同样是不容易的。因为所以这依靠改变全部的家庭生活状态方式。要改变一种陈旧的家庭生活状态方式,哪就要触犯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而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对于壹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仅改变全部家庭生活状态方式会要遇到困难,据一位鄂伦春的老猎人说,甚至把狩猎用的弓矢换为猎枪这样简单的事情,也曾经引起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火器有响声,打到一只野兽,惊走了一群,而弓箭就没有这种副作用。可是是新的总是要战胜旧的,现在不仅鄂伦春族的猎人,甚至鄂温克族的猎人也用新式的猎枪装备自个。

  扎兰屯是咱们最终访问的壹个内蒙城市。

  到了扎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出现在咱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山城。这座山城建筑在大兴安岭的南麓,在它的北边是少些绿色的丘陵。有一条小河从这个城市中流过,河水清浅,能清楚地看见生长在河里的水草。郊外风景幽美,在前往秀水亭的道上,能看到少些长满了柞树的山丘,也能看到从峡谷中流出来的一条溪河,丛生的柳树散布在河谷的底部。到处应该是果树、菜园和种植庄稼的田野。这所有告诉了咱们这里已是呼伦贝尔的农业区了。咱们就在这里结束了内蒙的访问。

  揭穿了壹个历史的秘密

  这次访问对于俺来说,是上了一课很好的蒙古史,也能说揭穿了壹个历史的秘密,即为什么大多数的游牧民族应该是由东而西走上历史舞台。现在疑问很看透了,哪就是因为所以内蒙东部有壹个呼伦贝尔草原。假如整个内蒙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哪么这个草(www,ajml,cn)原就是这个历史舞台的后台。很多的游牧民族应该是在呼伦贝尔草原打扮好了,或者说在这个草原里装备好了,然后才走出马门。每当他她们走出马门的时间时候,他她们已经不仅是一群牧人,而是有组织的全副武装了的骑手、战士。这些牧人、骑手或战士总想把万里长城打破壹个缺口,走进黄河流域。他她们或者以辽河流域的平原为据点,或者以锡林郭勒草原为据点,可是最主要的是乌兰察布平原为据点,来敲打长城的大门,因而阴山一带往往出现民族矛盾的高潮。两汉与匈奴,北魏与柔然,隋唐与突厥,明与鞑靼,都在这一带展开了剧烈的斗争。一样到清初,这里还是和准噶尔进行战争的壹个要紧的军事据点。假如这些游牧民族,在阴山也站不住脚,他她们就只有继续往西走,试图从居延打开一条通道进入洮河流域或青海草原;假如这种企图又失败了,他她们就只有跑到准噶尔高原,从天山东麓打进新疆南部;假如在这里也遇到抵抗,哪就只有远走中亚,把希望寄托在妫水流域了。所有这些民族矛盾斗争在每当今看来,应该是一系列的民族不幸事件,因为所以不论谁胜谁负,对于双方的人民来说应该是一种灾难,一种悲剧。

  马克思说:“地球历史形式的最终壹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现在悲剧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出现在内蒙地区的是历史喜剧。可是是悲剧时代总是壹个历史时代,壹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时代,壹个紧紧和喜剧时代衔接的时代。为了让咱们更愉快地和过去的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咱们的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个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

  一九六一年一零月

  

朋友们美女们帅哥们今天关于励志演讲的的句子文章,,我们就说到这里看完了给个赞希望能帮到大家。www.ajml.cn罗黑芷散文

  1912年到湖南图书编译局译书,后在长沙几所中学当教员。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篇作品《仟侮》刊于1920年的长,  乡愁!,  写了《死草的光辉》已经回到了十四年前去的这个主人,固然走入了淡淡的哀愁,但是想再回去到一个什么样的时候,终寻不出一个,  罗黑芷(1898-1927.11.28)原名罗象陶,字晋思,号黑子。原籍江西南昌,生长于四川。辛亥革命前,到日本庆应,  罗黑芷散文,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转载请注明:就爱造句网-好句子大全-句子网-在线词语造句词典 » 翦伯赞散文

本站造句/句子文章《翦伯赞散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此句子由网友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

喜欢 ()or分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