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月初七,母亲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头。乡下人的规矩,平常日子可不能洗头。如洗了头,脏水流到阴间,阎王要把它储存起,父亲不久回来了,没有买水钻发夹,却带回一位姨娘。她的皮肤好细好白,一头如云的柔鬓比母亲的还要乌,还要亮。,两鬓像蝉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后面,挽一个大大的横爱司髻,像一只大蝙蝠扑盖着她后半个头。她送母亲一对翡翠耳环。母亲,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了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后脑,晚上就放下来挂在背后。,琦君:髻,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
3年前 (08-10) 436℃ 0条评论 1181喜欢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谓,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硷。把包好的白米粽,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琦君:粽子里的乡愁,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2年前 (08-31) 1710℃ 0条评论 1777喜欢
但后来眼看五叔婆不会记账,连存折上的数目字也不认得,一点辛辛苦苦的钱都被她侄子冒领去花光,只有哭的份儿。又看母亲颤抖,古书读来有的铿锵有味,有的拗口又严肃,字既认多了,就想看小说。小说是老师不许看的“闲书”,当然只能偷着看。偷看小说的,小书房被父亲发现,勒令阿荣伯拆除后,我却发现一个更隐蔽安全处所。那是花厅背面廊下长年摆着的一顶轿子。三面是绿呢遮盖,,我自幼因先父与塾师管教至严,从启蒙开始,读书必正襟危坐,面前焚一炷香,眼观鼻,鼻观心,苦读苦背。桌面上放十粒生胡豆,,琦君:读书琐忆,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
3年前 (10-15) 177℃ 0条评论 377喜欢
...
1年前 (03-14) 671℃ 0条评论 939喜欢
一九三九年,我在阜平城南庄工作。在一个初冬的早晨,我到村南胭脂河边盥洗,看见有一支队伍涉水过来。这是一支青年的、欢乐,当时,我并不认识他。我也还不认识走在这个队伍中间的许多戏剧家、歌唱家、美术家。,一九四一年,晋察冀文联成立以后,我认识了侯金镜。他是联大文艺学院文学系的研究人员。他最初给我的印象是:老成稳重,说话,一 忆侯金镜,孙犁:伙伴的回忆,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3年前 (05-22) 728℃ 0条评论 1731喜欢
邵子南同志死去有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我时常想起他,有时还想写点什么纪念他,这或者是因为我长期为病所困苦的缘故。,实际上,我和邵子南同志之间,既谈不上什么深久的交谊,也谈不上什么多方面的了解。去年冯牧同志来,回忆那年鲁艺文学系,从,我和邵子南同志的性格、爱好,当然不能说是完全相反,但确实有很大的距离,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他有些地方,实在为我所不喜,——忆邵子南同志,孙犁:清明随笔,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3年前 (07-12) 104℃ 0条评论 926喜欢
思念文会,近日,时常想念文会,他逝世已有数年。想打听一下他的家属近状,也遇不到合适的人。,文会少年参军,不久任连队指导员。“文革”后期,我托他办事,已知他当年的连长,任某省军区司令。他如不转到地方工作,生前,孙犁:暑期杂记, ,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2年前 (04-05) 1974℃ 0条评论 1641喜欢
毕业后,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我则因为家贫,无力升学,在北平流浪着。我们还是时有过从,旧谊未断。为了找个职业,他曾陪,他家境虽较我富裕,也是在求学时期。他曾写信给我,说他心爱的二胡,不慎摔碎了,想再买一把,手下又没钱。意思是叫我还帐。,他整整用了半天时间,在图书馆翻看近一个月的平津报纸,回信说:没有发见一篇我的文章。,赵县邢君,是我在保定育德中学上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当时,他是从外地中学考入,我是从本校初中毕业后,直接升入的。他的字写,孙犁:老同学,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2年前 (08-30) 1132℃ 0条评论 916喜欢
我在饶阳县某村做土改工作时,常到村里的小学校去玩。,老季,我不清楚,他那时在做什么,也好到学校去。他穿着军装、脾气憨厚,像个农民,好写东西,因此接近。,进城以后,他是作家,在几家出版社当过编辑,也经受过政治上的坎坷。,老季,是我在土改期间结识的朋友。我把这些已经为数不多的朋友,称作进城以前的朋友,对他们有一种较深的感情。因为虽不能说,孙犁:朋友的彩笔,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2年前 (02-11) 874℃ 0条评论 1421喜欢
农谚:“七九、八九,隔河观柳。”身居大城市,年老不能远行,是享受不到这种情景了。但我住的楼后面,小马路两旁,栽种的却,这是去年春季,由农村来的民工经手栽的。他们比城里人用心、负责,隔几天就浇一次水。所以,虽说这一带土质不好,其他花卉,,我自幼就喜欢小树。童年的春天,在野地玩,见到一棵小杏树,小桃树,甚至小槐树,小榆树,都要小心翼翼地移到自家的庭院去。,观垂柳,孙犁:楼居随笔,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3年前 (04-08) 1109℃ 0条评论 723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