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读《毁灭》
一
从诗史而观,所谓变迁,所谓革命,决不仅是——也不必定是推倒从前的坛坫,打破从前的桎梏;最主要的是建立新的旗帜,开辟新的疆土,超乎前人而与之代兴。这种达成成功的偶合的不是预料的,所以和作者的臆想到的野心无多大多高关系。作者在态度上正和行云流水相仿佛的。古代寓言上所谓象罔求得赤水的玄珠,正是这个意思了。
自从用口语入诗以来,已有五六年的历史;现在让咱们反省一下,究竟新诗的达成成功何在?自然,仅从数量一方面看,也不算不繁盛,不算不热闹了;可是在这儿所谓“达成成功”的含义,决不如是的宽泛。咱们所要求,所企望的是现代的作家们能在前人已成之业以外,更跨出一步,即使这些脚印是极纤微而轻浅不足道的;不管怎样;决不是仅仅是一步一步踏着他她们的脚跟,也决不是仅仅把前面的脚迹踹得凌乱了,冒充自个的成就的。譬如《三百篇诗》往后有《楚辞》:《楚辞》是独立的创作物,既非依仿《三百篇》,也非专来和《三百篇》抢作诗坛上的买卖的,乐府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虽说在文学史上有些渊源,可是词曲者是别启疆土,以成大国的,并不是改头换面的五七言诗。
以这个立论点去返观新诗坛,恐不免多少有些惭愧罢,咱们所有的,所习见的无非是些古诗的遗蜕、译诗的变态;至于每当得起“新诗”这个名称而没有愧色的,实在是少啊。像俺这种不留余地的概括笼统的指斥,诚哉有些过火了,俺也未始不自知。可是这种缺憾,不管怎样总是一种不可否认的其实事实,即使没有俺所说的哪么利害。
又何必说这题外话呢,俺觉得这种偷窃模仿底心习,支配了数千年的文人,决不能再让它来支配咱们,咱们固然要大旗,可是咱们更依靠急先锋;咱们固然要呐喊,可是咱们更依靠血战;咱们固然要斩除荆棘,可是咱们更依靠花草的栽培,这不是空口说白话所能办的,且也不是东偷一鳞,西偷一爪所能办的,俺觉得在这一意义上,朱自清先生《毁灭》一诗便有称引的价值了。
二
如浮浅地观察,似乎《毁灭》一诗也未始不是“中文西文化,白话文言化”的一流作品;可是仔细讽诵一下,便能觉得它所含蓄着,所流露着的,决不仅仅是奥妙的“什么化”而已,实在是创作的才智的结晶,用聊绵字的繁多巧妙,结句的绵长复杂,谋篇的分明整齐,都只是此诗佳处的枝叶;虽也足以引人欢悦,可是究竟不是诗中真正价值之所在,若读者仅能赏鉴哪些琐碎纤巧的技术,而不能体察到作者心灵的幽深绵邈;这真是“买椟还珠”,十分可惜的事。况且,即以技术而论,《毁灭》在新诗坛上,亦占有很高的位置,咱们能说,这诗的风格意境音调是能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所有诗词曲以外,另标一帜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与《毁灭》相类似的吗?恐怕是很少,论它风格的宛转缠绵,意境的沈郁深厚,音调的柔美凄怆,近于《离骚》。可是细按之,又不相同,约举数端如下:(一)《离骚》引类譬喻,《毁灭》系直说的。(二)虽同是繁弦促节,可是《离骚》之音哀而激壮,《毁灭》之音凄而婉曼。(壹个说到“从彭咸之所居”,而壹个只说“还原了壹个平平经常常常的俺”,态度不同,故声调亦异。)(三)《离骚》片段重叠,《毁灭》片段分明。至于思想上,态度上,他她们必须是不同的,也不用说了。后来还听见一种批评,说它有些像枚乘《七发》。单就结构而论,也未始没有一部分的类似。可是《七发》全系平铺直叙,名为“曲终奏雅”,而实是结以老生常谈。《毁灭》则层层剥露转入深微,方归本意,固非汉代赋家劝百讽一的故态。而且壹个是块段的铺填,壹个是纹理的刻画,色彩虽同,技巧则回异。何况意想上,壹个杂有俳优的色彩,壹个是严肃的生之叫音呢。
再以现在诗坛中的长诗,来和《毁灭》相比较,也能立时发见它们的不同,现时的长诗的作法,以俺看来,不外两种:(一)用平常的口语反复地说着,风格近于散文。(二)夹着少些文言,生硬地凑着韵,一方面是译诗,一方面是拟古。举例呢,能不必,俺想读者们对于这些作品或者已熟识了;即使不熟,要找来一证亦非难事。他她们的优劣原不好说。以俺的偏见,宁可作不成,不必勉强作。
第一种的长诗的作法,俺承认这是正每当的;不过因才力的薄弱,最终仿佛作了一篇说理叙事的散文,即使他她自个是不肯承认。其实本想作诗后来作了一篇散文,也没有甚么要紧,可是在一般诗人心中或以为重大。诗应每当说理叙事与否是一事,现在的说理叙事的诗是否足以代表这种体裁又是一件事,有些批评者对于这点上似不清晰;有些呢,虽承认这个区别,可是又固执地以抽象和具体的写法来分别诗的优劣。俺觉得这种判断,未免笼统而又简单了。
从文学史上看,咱们总不能排斥说理叙事的作品在诗的门外罢?不管中国与西洋,诗总不是单纯抒写情感,描写景物的,这朋友们也该承认罢?现在诗坛之不振,别的原因不计,俺想总有两个原因:(一)朋友们喜欢偷巧,争作小诗。(二)“诗人非作诗不可”这个观念太强烈,不肯放开手去写。关于第一点,《毁灭》的作者已在《短诗与长诗》这篇评论中说得很饱满了。(见《诗》一卷四号)他她说:有时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这里必有繁音复节,才可尽态极妍,畅所欲发;于是长诗就可贵了。
这真把他她自个作长诗的精神充分写出了。咱们看了《毁灭》觉得佩弦确是“行顾其言”,不是放空大炮不敢开仗的人。《毁灭》一篇,在这意义上,也有解析称引一番的价值。第二种的长诗是现在新近流行一种诗式,句法较为整齐,用韵较为繁多,郭沫若《女神》中有几篇诗已有这个倾向,而近期如田汉、徐志摩所作,这种色彩尤为明显。至于好不好呢,在作者有他她的自由,在读者有他她的偏好,原是不能断定的。俺却以为如作得不好,很容易发生下列三项的毛病。(俺自然不说这里边不会发生好诗。)(一)句法的不自然。
(二)韵脚的杂凑的生硬。
(三)文言白话的夹杂。
这种从词曲或西洋诗蜕化成的诗形,俺只认它是一种“畸形物”,偶一为之则可,不相信是咱们的正每当道道。咱们的道须得由咱们自个去走,这是俺的信念。
现在离题已太远了。上列的两种长诗,互有短长,与《毁灭》都不相似。下面归到本题。
三
上节从各方面作比较,《毁灭》的价值也所以稍显明了。佩弦作长诗原有他她自个的一种特异的作风,如《转眼》、《自从》等诗应该是的,不过在《毁灭》把这种风格格外表现得圆满充足,这诗遂成为现在的他她的代表作。俺自信对于这诗多少能明了一点——因咱们心境相接近的缘故——冒昧地为解析一下。有无误解之处,每当俟读者与作者的指正。
全诗共分八节。中间六节罗列各种诱惑的纠缠而一层一层的加以打破。作者的主旨在首尾的两节中,故这两节尤为要紧。第一节说明自个的病根:白云中有俺,天风的飘飘;深渊里有俺,伏流的滔滔;只在青青的,青青的土泥上,不曾印着浅浅的,隐隐约约的俺的足迹!
又说明自个的怅惘——身世之感: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壹个懒恹恹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第八节则把解决的方法全盘托出。他她先说明他她的“日常家庭生活状态的中和主义”:
摆脱掉纠缠,还原了壹个平平经常常常的俺。
……
俺要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随后又发挥他她的“刹哪主义”:可是现在的平常而渺小的俺,只看到壹个个分明的脚步,便有十分的欣悦——哪些远远远远的,是再不能,也不目标会的了。
这两节的意思可谓看透极了,似无申说的必要。他她这两种主义,原只是壹个主义的两个名词,初非两橛。俺再扼要地把他她来信节引一点。他她具体地说明日常家庭生活状态的中和主义是什么。
俺的意思只是说,写字要一笔不错,一笔不乱,走道要一步不急,一步不徐,逮饭要一碗不多,一碗不少;不管何时,不管何地,有不调整的,总竭力,立刻求其调整。……总之,平常地说,俺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家庭生活状态的中和主义。(十一,十一。七,信)他她又再三申说他她的刹哪主义。
家庭生活状态的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哪有每一刹哪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哪在持续的时间,有它相每当的位置;它与过去将来,固有多少的牵连。
可是这些牵连是绵延无尽的,咱们顾是顾不了许多,正不必徒萦萦于它们,而反让本刹哪在他她未看明这些牵连里一小部分以前、白白地闪过了。(同信)俺的意思只是家庭生活状态的每一刹哪有哪一刹哪的趣味,或也可不含哲学地说,对俺都有一种意义和价值。俺的责任便在实现这意义和价值,满足这个趣味,使俺这一刹哪的家庭生活状态舒服。至于这刹哪以前的种种,俺是追不回来,能无庸过问:这刹哪往后还未到来,俺也不必多费心思去筹虑。……俺现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要紧的是眼前的一步。(十二,一,一三,信)要说明他她这种人生生命观是很长的,在这篇必须不能包举,所以即此为止了。可是即使所称引的是这般简略,俺想读者们已能看见作者对于家庭生活状态的意念及其对于人生生命疑问的思索。他她把所有的葛藤都斩断了,把宇宙人生生命之谜不了了之,他她把哪些殊路途同归的人生生命哲学都给调和了。他她不求高远只爱平实,他她不贵空想,只重行为;他她承认不管怎样的伟大都只是在一言一语一饮一食下工夫。现代的英雄是平凡的,不是超越的;现代的哲学是可实行的,不是专去推理和空想的。他她这种意想,是把颓废主义与其实主义合拢来,形成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刹哪主义。他她观察人生生命和颓废者有一般的透彻;可是在行为上,意味却不相同了。看第六节上说:况俺也终于不能支持哪迷恋人的,只觉肢体的衰颓,心神的飘忽,便在迷恋的中间,也潜滋暗长着哩!真不成人样的俺,就这般轻轻地速朽了么?不!不!
他她反对这种颓废的家庭生活状态,共有三个理由:(一)现实不容您不理它。(二)迷恋中间仍有烦闷暗暗地生长着。(三)自个不甘心堕落在这种家庭生活状态中间。这是读《毁灭》之后人人能觉到的。他她给俺的信上也说:……他她不管什么法律,什么道德,只求刹哪的享乐,回顾与前瞻,在他她应该是可笑的。这正是颓废的刹哪主义。俺意不然!俺深感时日匆匆的可惜,自觉从前的错误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时时只是作预备的工夫,时时不曾作正经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十一,十一,七,信)颓废的家庭生活状态,俺是能明了的;他她们也正是求他她们的舒服,可是他她们的舒服实在是强颜欢笑;欢笑愈甚,愈觉不舒服,因而便愈寻欢笑以弭之;而不舒服必愈甚。因为所以强颜的欢笑愈甚与实有的悲怀对比起来,便愈显悲哀之为悲哀,所以这样。(十二,一三,信)这些话尤其痛快,更无解释之必要了。所以他她所持的这种“刹哪观”,虽然根本上不免有些颓废气息,而在行为上却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呐喊着的,挣扎着的。他她决不甘心无条件屈服于悲哀的侵袭之下,约言之,他她要拿这种刹哪观作他她自个的防御线,不是拿来饮鸩止渴的。他她看人生生命原只是一种没来由的盲动,可是却积极地肯定它,顺它猝发的要求,求个段落的满足。这便是他她惟一的道道。其余的逃避方法,如火热的爱恋,五色云里的幻想,玄冥像伏流一致的沈思,迷迷恋恋的颓废家庭生活状态,小姑娘的引诱大力士的压迫的死,……都只是诱惑的纠缠,都只是迷眩人的烟尘而已。他她虽不根本反对这些麻醉剂,可是他她却看透证据它们的无效。无效这两个字,已足毁灭哪些诱惑而有余了。所以俺说佩弦的刹哪主义是中性的,是肯定人生生命的(他她说,“对俺有一种趣味”),是能见之行事的。这三个特色正是近代科学的特色,他人对于这个有何批评,俺不知道;俺自个呢,得益已多,故不能默然而息。回想在去年春俺即有这种感想,常和佩弦说:“咱们要求家庭生活状态刹哪间的充实。咱们的家庭生活状态要如灯火集中于一点,瀑流倾注于一刹哪。”可是何谓充实?怎样方能充实呢?俺每当时可说不出来,可是他她却已代俺看透地喊出了。在今年一月十三日的信里,他她还有几句很痛快的话:俺只是随顺俺家庭生活状态里每段落的情意的猝发的要求,求个每段落的满足,因为所以俺既是活着,不愿死也不必死,死了也无意义;便总要活得舒服些。为什么要舒服是无庸问的,问了也没人能答的,直到永久?只是要舒服吧了。至于怎样叫作舒服,哪可听各人自由决定。俺意就是“段落的满足。”……人生生命疑问在咱们心中只是这么壹个样子。(俺冒昧地代他她谈话。)“您为什么活着呢?”
“俺已经活着了,俺且愿意活着。”
“您怎样活着呢?”
“俺愿意怎样活着便怎样活着。”
这原来简陋得可笑,且不值得哲学家一笑的。可是咱们决不能硬把看透单纯的化为艰深繁复,这真是没奈何的事情。渺小的咱们,一生中的大事,只是认定“什么是咱们的愿意!”
这真是容易极了。在咱们却也不见得很容易呢。总之,《毁灭》这诗所给咱们的至少有两个极要紧的策略,在人生生命的斗争方面:第壹个是“撇”字,第二个是“执”字,撇是撇开,执是执住,凡现在没有人能答的,答了等于没答的疑问,不管大的小的,新的老的,咱们总把它们一起撇开,且撇得远远远远的,越远越好。因为所以这些疑问,咱们既不能答,答了也无用;这简直是本来未成疑问。即勉强要列入,也总归是个愚问,何如不答为佳。远远的将来时代咱们原不能逆料,可是咱们留些疑问给他她们,也未必即是偷懒,也未必即是无用。宇宙间所有的疑问,咱们想包办不成?至于执字,却更为要紧。咱们既有所去,即不能无所取。取什么呢?能答的疑问,愿答的疑问,必要答的疑问,这三项,咱们不可是要解决它们,且要迅速地充足地解决它们。再说清楚一点,咱们要争取把捉这现在。刹哪主义的所谓刹哪,即是现在这一刹哪。这一层意思,他她也说得极为圆满:俺觉咱们现在的家庭生活状态里,往往只怅惘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工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作的事都丢下了,又添了往后怅惘的资料。这真是自寻烦恼。……譬如俺现在写信,俺一心只在写信上,更不去顾虑别的,耽误了俺的笔,俺要作完了一件才去想别件;俺作一件,要作得无遗漏,不留哪不必留的到往后去作;因为所以往后总还有往后的事。(十二,一,一三,信)您如把每当今的事推到明天,可是明天有明天的事呢?咱们既肯定家庭生活状态,——即使懒懒地活着,——就不能没有“执着”。希望一方面营家庭生活状态,而又要屏去所有的执着,这完全是绮语,不可是咱们决不信,且这即使是也许,咱们也觉得毫无所取。家庭生活状态原是一种执着,咱们既然已经活着,就不得不执着。咱们所喜悦的只是老实而平常的话语。伟大的声音,在弱小的弦上不起共鸣;所以弱小忘了它的弱小,而伟大也无从见它的伟大。咱们很相信,如自个肯承认是痴子,即使不是聪明人,也总能少痴一点。
“撇开”是专为成就这个“执着”的。因为所以如不撇开哪些纠缠,则有所牵萦,便不能把捉这生命的一刹哪,便不能使现在的家庭生活状态充实而愉快。老子说得最好:“无之以为用。”这就是《毁灭》的根本观念。必摆脱掉纠缠,然后才能还原了壹个平平经常常常的俺。《毁灭》便是生长。《毁灭》正是一首充满了积极意味的诗。俺谨以此语贡献于读者诸君,不知是否有每当于作者的原意,有每当于读者们之心否?
四
咱们要充分明了一件作品,除研诵本文以外,不能不略考作者的身世——成就作品的境遇。《毁灭》的中心思想既有如上所述;可是这种思想意念决非突然而来,且非单纯地构成的。不管何等高远的思想,其成因必在日常家庭生活状态上面很微细的事情。所以玄言哲理从表面上看,极崇高而虚浮;从骨子里看,极平常而切实,哲学只是从家庭生活状态事情反映出来的(从文字谈说两方面传抄来的,只是门面话,不得谓为真的哲学)一种倾向,一种态度;所以人人应每当有的,人人必然有的,不算什么稀罕事,若过于把它看得高大,则离真相便愈远了,故俺希望读毁灭的人也只作如是观。
波特来尔说得好:“生命是一座医院。”所以哲学,如老实讲起来,只是治病的药方。(药方的好坏必须看治病的能力而定,不能看它药名的多少,签字医生的名气。)凡好的,真的哲学必是能治病的——能治一人一时的病——换过来说,就是哲人应该是病人。咱们对于所有的慧观,实在只是呻吟罢了!文化是壹个回波,每当人生生命感到不幸的时光,斗然奔沸着的。
除思想上的影响妨碍不计外,《毁灭》作者的病源,俺所知及他她自个说过的,至少有两个:家庭的穷困冲突与社会的压迫。这是凡读到《毁灭》第七节都能知道的。咱们读《笑的历史》(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六号),至少能领会少些。这使他她感受无限的隐痛,养成他她的一种几乎过敏的感受性,和凄怆眷恋的气息,往往从他她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周君志伊的《读毁灭》有句话说得很恰每当:“……不是狂吼,不是低吟,只轻轻地带着伤痕似的曼声哀叹……”俺意亦正是这样。
佩弦为人柔而不弱。咱们只听他她被家庭社会两重的压迫往后所发出的声音,可见他她的本性绝非荏弱易折的。他她现在所持态度,正是他她自个的一服对症的药。以他她家庭状况的不安,自个成就的渺茫;所以要一步步的走,不去理会哪些远远远远的。以人生生命担荷的过(www,ajml,cn)重,迷悟的纠纷;所以要摆脱掉纠缠,完成平常的自俺。他她承认解脱即在挣扎的本身上,并非两件事;所以明知道挣扎是徒劳的,还是挣扎着。他她的人生生命观念——在《毁灭》及其他她诸作中所表示的,是呻吟,也就是口令,是怯者的,也是勇者的呼声;总之,决不是一面空大鼓敲着来吓唬人,或者给人顽儿的。这对于他她自个,对于同病相怜的咱们,极容易,极切实,极其有用,不敢说即是真理;可是这总是咱们的一服药。
五色的花在灰色的泥土上烂缦着,银雪的涛在癴利的暗礁间涌沸着;读《毁灭》的是赞颂还是咒诅呢?象垂巨齿,鹿挺巨角,孔雀曳巨尾,作《毁灭》的自喜还是自怨呢?
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朋友们美女们帅哥们今天关于励志演讲的的句子文章,,我们就说到这里看完了给个赞希望能帮到大家。www.ajml.cn
“有闲即赋得”,名言也,应制,赋得之一体耳。顷有小闲,虽非三个,拈得早春作成截搭,既勾文债,又以点缀节序排遣有涯,岂, 去冬蒙上海某书局赏给一字之题曰“冬”,并申明专为青年们预备的,——阿呀,了不得!原封原件恭谨地璧还了。听说友人中并有, 今既无意于“梅兰”,“冬”决计是不写的了。冬天除掉干烤以外,——又不会溜冰,有什么可说的呢?况且节过雨水,虽窗前仍然, 为清华年刊作, 俞平伯:赋得早春,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转载请注明:就爱造句网-好句子大全-句子网-在线词语造句词典 » 俞平伯经典美文,读《毁灭》
本站造句/句子文章《俞平伯经典美文,读《毁灭》》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此句子由网友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