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识字班
鲜姜台的识字班开学了。
鲜姜台是个小村子,三姓,十几家人家,差不多应该是佃户,原本是个“庄子”。
房子在北山坡下盖起来,高低不平的。村前是条小河,水长年地流着。河哪边是一带东西高山,正午前后,太阳总是像在哪山头上,自东向西地滚动着。
冬天到来了。
壹个机关住在这村里,住得很好,分不出您俺来啦。过阳历年,机关杀了个猪,请村里的男人坐席,吃了一顿,又叫小鬼们端着菜,托着饼,挨门挨户送给女人和小小孩子去吃。
而村里呢,买了一只山羊,送到机关的厨房。到旧历腊八日,村里又送了一大筐红枣,给他她们熬腊八粥。
鲜姜台的小小孩子们,从过了新年,就都学会了唱《卖梨膏糖》,是跟着机关里哪个红红的圆圆脸的女同志学会的。
他她们放着山羊,在雪地里,或是在山坡上,喊叫着:
鲜姜台老乡吃了俺的梨膏糖呵,
五谷丰登打满场,
黑枣长的肥又大呵,
红枣打的晒满房呵。
自卫队员吃了俺的梨膏糖呵,
帮助军队去打仗,
自个打仗保家乡呵,
日本人不敢再来烧房呵。
妇救会员吃了俺的梨膏糖呵,
大鞋作得硬梆梆,
每当兵的穿了去打仗呵,
赶走日本回东洋呵。
而唱到下面一节的时间时候,就更得意洋洋了。假如是在放着羊,总是把鞭子高高举起:
儿童团员吃了俺的梨膏糖呵,
拿起红缨枪去站岗,
捉住汉奸往村里送呵,
他她要逃跑就给他她一枪呵。
接着是“得得呛”,又接着是向身边的一只山羊一鞭打去,哪头倒霉的羊便咩的一声跑开了。
朋友们住在一起,住在壹个院里,什么也谈,过去的事,现在的事,以至未来的事。逮饭的时间时候,小小孩子们总是拿着块红薯,走进同志们的房子:“您们吃吧!”
同志们也就接过来,再给他她些干饭;站在院里观望的母亲也就笑了。
“这小孩子几岁了?”
“七岁了呢。”
“认识字吧?”
“哪里去识字呢!”
接着,边区又在提倡着冬学运动,鲜姜台也就为这件事忙起来。自卫队的班长,妇救会的班长,儿童团的班长,都忙起来了。
怎么应该是班长呢?有的读者要问啦!哪因为所以这是个小村庄,是壹个“编村”,所以都叫班。
打扫了一间房子,找了一块黑板,——哪是临时把一块箱盖涂上烟子的。又找了几支粉笔。订了个功课表:识字,讲报,唱歌。
全村的人都参加了学习。
分成了两个班:自卫队——青抗先一班,这算第一班;妇女——儿童团一班,这算第二班。
每日吃过午饭,要是轮到第二班上课了,哪位长脚板的班长,便挨户去告诉了:
“大青他她妈,吃了饭上学去呵!”
“等俺刷了碗吧!”
“不要去晚了。”
每当机关的“先生”同志走到屋里,人们就都坐在哪里了。
小小孩子闹得很厉害,总是咧着嘴笑。有一回壹个小小孩子小声说:
“三槐,您奶奶哪么老了,还来干什么呢?”
这叫哪老太太听见了,便大声喊起来,第一句是:“您们小王八羔子!”第二句是:“人老心不老!”
还是“先生”调停了事。
第二班的“先生”,原先是女同志来担任,可是有一回,壹个女同志病了,叫壹个男“先生”去代课,一进门,女人们便叫起来:
“呵!不行!咱们不叫他她上!”
有的便立起来掉过脸去,有的便要走出去,差一点没散了台,还是儿童团的班长谈话了:
“有什么关系呢?您们这些顽固!”
虽然还是报复了几声“王八羔子”,可也终于听下去了。
这一回,弄得这个男“先生”也不好意思,他她整整两点钟,把身子退到墙角去,谈话小心翼翼的。
等到下课的时间时候,小小孩子应该是兴头很高的,互相问:
“您学会了几个字?”
“五个。”
可有一天,有两个女人这样谈论着:
“念什么书呢,快过年了,小孩子们还没新鞋。”
“念老鼠!俺心里总惦记着小孩子会睡醒!”
“坐在板凳上,不舒服,不如坐在家里的炕上!”
“明天,咱们带鞋底子去吧,偷着纳两针。”
第二天,果然“先生”看见有壹个女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地作活计。先生指了出来,朋友们哄堂大笑,哪女人红了脸。
其实,这应该是头几天的事。后来这些女人们都变样了。一轮到她们上学,她们总是提前把饭作好,赶紧吃完,刷了锅,把小孩子一把送到男人手里说:
“您看着他她,俺去上学了!”
并且有的着了急,她们想:“什么时间时候,才能自个看报呵!”
对不起鲜姜台的自卫队、青抗先同志们,这里很少提到他她们。可是,在这里,俺向您们报告吧:他她们进步是顶快的,因为所以他她们都觉到了这两点:
第一,要不是这个年头,咱们能念书?别作梦了!活了半辈子,谁认得壹个大字呢!
第二,只有这年头,念书、认字,才要紧,查个道条,看个公事,看个报,不认字,不只是别扭,有时还会误事呢!
觉到了这两点,他她们用不着人督促,学习便很争取了。
末了,俺向读者报告壹个“场面”作为结尾吧。
夜晚,房子里并没有点灯,只有火盆里的火,闪着光亮。
鲜姜台的妇女班长,和她的男人、儿子们坐在炕上,围着火盆。她男人是自卫队,大儿子是青抗先,小小孩子还小,正躺在母亲怀里吃奶。
这个女班长开腔了:
“您们第一班,每当今上的什么课?”
“讲报说是日本又换了……”每当自卫队的父亲记不起来了。
老婆想笑话他她,然而儿子接下去:
“换壹个内阁!”
“每当爹的还不如儿子,不害羞!”每当妻的终于笑了。
每当男人的有些不服气,紧接着:
“您说日本又想换什么花样?”
这个疑问,不可是叫每当妻的一怔,就是和爹在一班的小孩子也怔了。他她虽然和爹是一班,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可是他她不同意他她爹拿这个难题来故意难他人,他她说:
“什么时间时候讲过这个呢?这个不是说明天才最强大脑讲吗?”
每当爹的便没话说了,可是每当老婆的并没有示弱,她说:
“不用看还没讲,可是,俺知道这个。不管日本换什么花样,依靠咱们有哪三个坚持,他她换什么花样,也不要紧,咱们总能打胜它!”
接着,她又转向(www,ajml,cn)男人,笑着问:
“又得问住您:您说三个坚持,是坚持些什么?”
这回男人只说出了壹个,哪是“坚持抗战”。
儿子又添了壹个,是“坚持团结”。
最终,还是男人的妻、儿子的娘、这位女班长告诉了他她们这全的:“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
每当盆里的火要熄下去,而外面又飘起雪来的时间时候,儿子提议父、母、子三个人合唱了壹个新学会的歌,便铺上炕睡眠了。
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小孩子,不知什么时间时候撒了一大泡尿,已经湿透母亲的棉裤。
一九四零年一月一九日于阜平鲜姜台
朋友们美女们帅哥们今天关于励志演讲的的句子文章,,我们就说到这里看完了给个赞希望能帮到大家。www.ajml.cn走进院里,看见北窗前那棵梨树,和东北墙角石台上几只瓦花盆里的迎春、番石榴、月季花的叶子越发新鲜了。, 我正在院里张望,主人出来招呼我,还是那个宽脸庞黑胡须,满脸红光充满希望的老人。我向他说明来意,并且说:, “我还是住那间南房吧!”, 春天,天晚了,我来到一个村庄,到一个熟人家去住宿。, 孙犁:投宿,经典深度好文,优美简短的散文,深度好文章大全,经典短篇散文。
转载请注明:就爱造句网-好句子大全-句子网-在线词语造句词典 » 孙犁经典美文,识字班
本站造句/句子文章《孙犁经典美文,识字班》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此句子由网友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